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方动态 >> 工作资讯
老年人健康素养“苏州标准”拉开序幕
发布时间:2021-03-04   信息来源:江苏省疾控中心 阅读次数:
字体: 【

  1月16日下午,在苏州双塔影园,《苏州市老年人健康素养》(试行稿)——专家咨询论证会举行。活动由苏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苏州市疾控中心联合主办。来自省、市相关领导、专家近四十人参加了本次论证会,与会专家畅所欲言,积极为老年人健康素养“苏州标准”的制定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会上,苏州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原所长、专家工作室主任医师潘耀东从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适用对象、研究过程、编制总体情况、研究主要成果和创新点等六个方面,系统介绍了《苏州市老年人健康素养》(试行稿)项目的研制过程和现阶段成果。他指出,《苏州市老年人健康素养》(试行稿),是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健康素养66条》,以及当前市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及老龄化持续加深的现实情况,针对全市60-85(90)岁老年人,制定出一套健康素养的“苏州标准”。

  在论证环节,与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原市防疫站副站长、主任医师陈建勋首先肯定了编写组的工作对于指导老人健康素养提升意义重大,项目组要细节上加以优化和完善。“完善后要通过苏州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权威发布,内容上要经得住学界、业界考验。”他还建议要编制好评估方法和实施意见等相关附件。苏州二老协会讲师团成员、主任医师吴蠡荪表示赞同,当前的试行稿经过几轮的修改,正在趋于完善,希望细节上继续优化,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权威资料。

  项目的目标对象是老年人,如何对老年人发挥指导作用?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导徐勇从健康“八大要素”出发,认为强化营养平衡、适度锻炼、健康的信仰等是老年人拥有健康生活质量的保证,同时,他还从微观上提出要把大脑健康充分体现出来,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增加社交生活等。针对老年人常患的慢性疾病,市医学会心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成兴波从临床的视角,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梳理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指导老年人提升健康素养。

  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处处长于可人认为,该项目总体上涵盖了老年人健康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要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刘俊宾认为,内容要可做适当精简,便于推广服务于更多的老年人。“以老年人健康20条为基础,同时使用科普性强的语言增加可读性。”

  江苏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主任医师甄世祺建议,内容上要言简意赅,让老年人一看就明白,针对老年人慢性疾病问题,预防的针对性更要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真正需要什么,进行条目化列出。

  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市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时秋芳表示,项目组将尽快进行收集整理,对内容加以修改完善,争取早日形成“标准”,加以推广。

  市老科协副会长、健康养老专委会主任史建华在总结发言时表示,研制《苏州市老年人健康素养》,意义极其重大,它将填补国内对老年人健康素养研究的空白。“‘养老’不仅仅是将老年人当做照顾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掘老年人的内在养生需求,如何在他们身体、身心上利用我们现有的科技力量、经验,倡导预防在前,建立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当天,还举行了苏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健康养老研究院授牌仪式,市老科协会长王少东为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健康养老研究院揭牌。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2-06 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