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古城,苏州之核。这里,从古至今,都不乏优秀杰出的女性----她们坚韧智慧,抒写巾帼之志;她们豪爽干练,挥洒巾帼之力;她们清朗明媚,展示巾帼之美……时至今日,她们,已成为姑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2020年3月8日,是第110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原本有着春天般灿烂的节日,有了些许的沉重。为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巾帼正能量,姑苏区妇联特别推出“有一种美叫坚守——姑苏女性奋斗者‘三八’群像展播”线上主题活动,通过对各行业优秀女性代表的群像描绘,展示广大姑苏女性在疫情防控时期坚守岗位,主动担当,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精神面貌。
“踏实做好分内事”晁湘琴:战“疫”一线的逆行者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无数医护工作者连续奋战,冲锋在前,用生命守护生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大量女性医护人员,以柔弱身躯,筑起生命防线,成为与病毒斗争的“钢铁战士”,成为危急时刻的无畏“逆行者”。苏州市姑苏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科长晁湘琴,就是这群女性“逆行者”中的一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区疾控中心新冠疫情应急处置流调组组长的她,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已连续工作1个多月。
“对待生命,要有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必须做得越细越好;漏掉任何细节,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是晁湘琴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开展实际流行病学调查中,晁湘琴充分重视细节。为形成完整的流调报告,避免疫情扩散,她不顾危险,坚持多次进入ICU病房开展面对面流调。1月24日除夕夜,晁湘琴与同事一起为疫情防控工作忙碌着。突然,她接到市疾控中心发来的传真,姑苏区出现了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这是全区的首例病例,晁湘琴一下子警惕起来。很快,她带上应急处置箱,赶赴市五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晚上九点多,她进入医院ICU病房,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出来。两个小时中,她将该名病例的行动路径和密切接触者情况初步摸清楚。她刚走出ICU病房,姑苏区的第二个病例,是武汉来苏的一名游客,便送到了五院。这次的流调是2名同事去做,晁湘琴一再叮嘱同事做好防护,并仔细地帮仔细检查防护措施是否到位。1月25日年初一凌晨近两点,晁湘琴和她的2名同事终于完成了流调工作,赶回单位。写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已是凌晨4点。
新冠肺炎的诊断,需要通过采集患者的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阳性才能确诊。晁湘琴深知采集工作危险,毅然担负起采样送样的工作。采样过程中,密切接触者与晁湘琴相隔只有几十厘米距离。被采样的密切接触者需要张嘴,采样时要使用棉签擦拭颚咽垂两侧及其后壁,有些人咽喉反应比较严重,会因这一操作引起不适而咳嗽、甚至呕吐,飞沫和气溶胶很可能溅到面屏上。面对这样的高感染风险,晁湘琴却坦然处之。1月26日晚上,有一位密切接触者因出现发热症状被转送至市五院。由于时间已晚,该名患者的采集样品要第二天才能送检,第三天才能出检测结果。为了尽早确认结果,及时排查患者行动路线和密切接触者,晁湘琴当即决定自己将样品送到市疾控中心。这一天,她从单位下班回家时,又过了12点。回家路上,她看到有几个人拖着箱子在清冷的街上走着,她忍不住发微信感慨说:“有家、有工作,真的挺好的。”
对于晁湘琴而言,一个合格的疾控人绝对不能心存侥幸,因为哪怕仅是一次小小的错漏,都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事实上,晁湘琴已不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险情。长久以来,她一直坚守在疾控工作岗位上,在2003年非典、人感染H7N9禽流感、登革热等相关疫情防控中,以及平时的“传染病报病审卡”工作中,她都以同样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身先士卒,踏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真的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辛苦,有多伟大,我们只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分内之事。”晁湘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