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阴市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省、市防控工作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开展了公众健康教育和宣传舆论引导工作。
紧扣防控要求,保证健康教育科学底色
科学、有序、规范地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一是科学制定方案。江阴市健康促进中心制定了《江阴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健康教育宣传方案》《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同时,加强分析研判,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动态,根据疫情发展形势,随时调整健康教育工作策略,通过健康教育科普宣传,做到防控疫情全覆盖。
二是建立科普资源库。积极搜集整理权威疫情防控信息,传播权威规范健康科普知识。收集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江苏省疾控中心、湖北、广东等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公众预防相关信息200余篇(条),建立疫情防控科普资源库,并进行归纳分类,确定传播核心信息,为防控疫情和制作健康传播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加强信息发布。全面加强12345热线管理和信息发布工作,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客观、准确。疫情爆发以来,12345受理471条,及时签收率100%,及时反馈率100%。利用“江阴发布”“最江阴”“健康江阴”等官方微信、手机短信,发布疫情防控核心信息,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市民心声,引导舆论,消除恐慌,增强了公众打赢防控疫情的信心。
明确方位坐标,保障健康教育成色
全市健康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当前防控工作要求和群众需求,深入宣传防控知识,筑牢防疫堡垒。
一是紧急编印下发各类防控宣传资料。多方协调,印刷厂等相关单位克服各种困难,加班加点,编印了《预防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新冠肺炎,公众预防怎么做?》、《预防新冠肺炎,在家怎么做?》等防控宣传折页、小册子、宣传单38万,接收无锡疾控下发的宣传海报3078份、折页25000份,全部下发到各检查卡口管控站、各镇(街道)、村(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制作宣传版面9类65块,放置在城区各农贸市场、车站、公园等地。
二是加大媒体宣传,普及核心信息。与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合作,传播科普知识。《江阴日报》刊登专栏防控知识3篇;电台播出防控知识3篇6期;《江阴新闻》科普宣传2次;完成制作15秒健康宣传视频一个,2月3日起每日在电视《江阴新闻》前3分钟播放。加强与市内相关媒体的沟通,配合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拍摄各类照片资料100余张,每日向江阴市宣传部提供权威科普信息。
三是基层防控不留空白。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和病媒生物防制,第一时间将防控知识措施落地,让群众知道该怎么做。在辖区范围显眼处,各镇(街道)悬挂了防控宣传横幅,出动广播宣传车全方位巡回宣传,利用辖区内全部LED屏幕,滚动播放防控宣传知识。按照网格化管理,通过网格员深入村(社区)派发宣传资料,点对点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创新实践路径,突显健康教育特色
为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好效果,让群众了解到最权威、最新鲜的防控知识信息,多管齐下,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
一是发挥融媒体矩阵作用。充分发挥小视频、微信、网站等融媒体矩阵作用,全面出击,让公众主动或被动接受防控知识,提高防护意识。全市公交站台、公交车内1006个视频滚动播放防控知识;户外广告屏滚动播放防控科普知识4条,单日不低于120次;发送中国移动短信17条、517.6万余人次;推送健康江阴微信4期共16条,关注18.4万人次,阅读29.6万人次,转发2491人次。利用“银医通”平台,推送防控知识短信息2条,覆盖58万人;制作15秒健康小喇叭防控知识一条,在健康江阴微信公众号、朋友圈与微信工作群推送;制作推送微信小视频《一起抗“疫”,守护健康》。
二是发挥专业平台作用。在健康教育联播平台,播放新冠病毒肺炎专题视频资料。累计上传54种疫情防控宣传视频,在各医院、中心和服务站设备中每天循环播放。
三是发挥部门联合作用。江阴市健康促进中心、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市融媒体中心、市教育局、市心理协会等多部门合作,全方位普及健康知识。策划直播特别节目两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和防范》《防疫第一课——让家更温暖》,通过最江阴APP、最江阴微信公众号、江阴电台FM90.7等平台同步播放,点击量分别达到50万+、116.7万。